首頁 - 法務指南 - 律師案例 - 蘇某與蘇某欽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
發(fā)表于:2016-12-29閱讀量:(2420)
廣東省潮州市潮安區(qū)人民法院
民事判決書
(2015)潮安法古民一初字第58號
原告:蘇某(曾用名蘇某明、蘇某安),男,漢族,住潮州市潮安區(qū)。身份證號:×××2618。
委托代理人:阮少鵬、曾粉蘭,廣東小何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被告:蘇某欽,男,漢族,住潮州市潮安區(qū)。身份證號:×××2633。
委托代理人:陳澤群,廣東新安律師事務所律師。
原告蘇某訴被告蘇某欽宅基地使用權糾紛一案,本院于2015年3月24日立案受理后,依法適用普通程序,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。在審理過程中因被告蘇某欽對潮安縣人民政府向蘇某頒發(fā)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[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]的行為不服提起行政復議,本院于2015年5月28日裁定中止訴訟。2015年7月14日潮州市人民政府作出潮府行復(2015)3號《行政復議決定書》,申請人被告蘇某欽和第三人原告蘇某均沒提起行政訴訟。本案恢復訴訟后,于2015年12月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,原告之委托代理人阮少鵬、被告蘇某欽及其委托代理人陳澤群到庭參加訴訟。本案現(xiàn)已審理終結。
原告蘇某訴稱:原告系潮州市潮安區(qū)某某鎮(zhèn)某某村村民,1985年初,村集體給原告規(guī)劃一處東西寬3.66米、南北長8.95米的宅基地,該宅基地與被告蘇某欽相鄰。1992年3月26日,被告向原告借用該處宅基地,搭建竹棚臨時使用。2000年12月潮安縣人民政府向原告頒發(fā)了該宅基地的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[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],后被告未經(jīng)原告同意擅自將竹棚改為磚墻結構,原告遂向其交涉,被告以其原有住宅面積較小,不夠一家四口居住為由,請求繼續(xù)借用,同時承諾一旦原告如需要使用時,立即歸還,并補償原告的場地使用費。2011年11月,原告要求被告盡快騰退,并恢復原狀后返還,被告向原告保證,待新房建成后立即搬離。2014年8月,被告新房建成后非但沒有實現(xiàn)承諾,反而態(tài)度強硬地拒絕搬離。原告經(jīng)多次交涉未果,特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,請求判令被告立即拆除擅自在原告宅基地上建造的房屋,恢復原狀并返還原告宅基地;判令被告向原告償付場地使用費48000元(自1994年11月至2014年11月,每月200元);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。
原告蘇某對其主張的事實和訴訟請求在舉證期限內(nèi)提供的證據(jù)有:
一、常住人口信息、居民身份證復印件各1份,證明原告的身份情況。
二、人口信息查詢表1份,證明被告的身份情況。
三、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復印件1份,證明原告對訟爭土地享有使用權。
四、照片1張,證明被告在原告的宅基地建造房屋的事實。
五、照片1張,證明被告新房建成后仍拒不返還原告宅基地的事實。
六、《行政復議決定書》、《協(xié)議書》復印件2份,證明該宅基地的使用權為原告所有;蘇某安即為原告本人;被告向原告借用該宅基地的事實。
被告蘇某欽當庭答辯稱,原告對宅基地不存在合法使用權,被告使用該宅基地是合法的,原告的請求沒有法律依據(jù),請求法院依法駁回。
被告蘇某欽對其辯解在舉證期限內(nèi)沒有提供抗辯證據(jù)。
經(jīng)開庭質(zhì)證,被告蘇某欽對原告蘇某提供的證據(jù)一、二無異議;對證據(jù)三的真實性無異議,但認為可看出原告的宅基地登記時間為2000年12月;對證據(jù)四有異議,認為無法證明該房屋是原告的宅基地;對證據(jù)五真實性無異議,但認為無法證明原告要證明的事實;對證據(jù)六的真實性無異議,但認為協(xié)議書無約定租金及歸還時間,原告請求償付租金無據(jù)。
被告蘇某欽當庭提交證人蘇某證言,證明1978年分宅基地時,被告蘇某欽分得兩間宅基地的份額。
原告蘇某對上述證人證言的真實性有異議,認為證明事實不客觀、不真實。
經(jīng)審理查明:原告蘇某與被告蘇某欽均系某某鎮(zhèn)某某村村村民。1975年8月該村集體研究決定,將位于井欄園面積為33平方米的土地規(guī)劃給原告蘇某作為民房建設用地。1992年3月26日,被告蘇某欽和原告蘇某簽訂《協(xié)議書》,約定原告將上述民房建設用地借給被告使用,如原告需要用此地,被告應在三天內(nèi)拆除蓬棚交還原告使用。立借人為被告蘇某欽,在見人為被告胞姐蘇某蘭。后該宅基地一直由被告蘇某欽用用至今,并改為磚墻結構。2000年12月10日,潮安縣人民政府根據(jù)原告蘇某的申請向其頒發(fā)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,土地使用者:蘇某明;土地所有者:潮安縣某某鎮(zhèn)某某村民委員會;用途:住宅;使用類型:批準撥用宅基地;使用權面積:叁拾叁平方米。原告蘇某由要求被告恢復原狀及返還該宅基地無果,遂于2015年3月24日向本院起訴,提出上述訴訟請求。
2015年5月19日,被告蘇某欽不服潮安縣人民政府向原告蘇某頒發(fā)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的行為,向潮州市人民政府申請行政復議,本院遂于2015年5月28日裁定本案中止訴訟。2015年7月14日潮州市人民政府作出潮府行復(2015)3號《行政復議決定書》,維持被申請人潮安縣人民政府向第三人原告蘇某頒發(fā)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的具體行政行為。
本院認為,原告主張其對訟爭的宅基地擁有使用權,提供了潮安縣人民政府于2000年12月10日頒發(fā)的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為證,且潮州市人民政府已復議決定維持潮安縣人民政府頒發(fā)該證的具體行政行為。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》第十七條規(guī)定:“不動產(chǎn)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享有該不動產(chǎn)物權的證明。”原告持有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,足以證明其為訟爭宅基地的合法使用權人。被告蘇某欽對其辯解意見提供的證人證言系孤證,缺乏客觀性和關聯(lián)性,本院不予采信。原、被告于1992年3月26日簽訂的《協(xié)議書》不違背法律的相關規(guī)定,合法有效,根據(jù)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第一百零七條規(guī)定:“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,應當承擔繼續(xù)履行、采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。”原告請求被告拆除地上建造的搭建物并返還宅基地,事實和法律依據(jù)充分,依法應予支持。因原、被告在《協(xié)議書》中約定系“借用”關系,雙方?jīng)]有約定租金,也沒有證據(jù)證明雙方之間存在租賃關系,故原告請求被告償付場地使用費,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(jù),本院不予支持。
綜上所述,依照《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》第二百四十五條第一款和《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》第一百零七條的規(guī)定,判決如下:
一、被告蘇某欽應于本判決發(fā)生法律效力之日起三日內(nèi)自行將潮安縣人民政府2000年12月10日頒發(fā)的安集用(2000)第5121***055號《集體土地使用證》項下的位于潮州市潮安區(qū)某某鎮(zhèn)某某村井欄園的宅基地上的搭建物拆除,并將該宅基地交還原告蘇某使用。
二、駁回原告蘇某的其他訴訟請求。
本案受理費人民幣100元,由被告蘇某欽負擔。被告負擔的訴訟費已由原告預交并同意墊付,被告應于本判決發(fā)生法律效力之日起十日內(nèi)徑行付還原告。
如不服本判決,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(nèi),向本院遞交上訴狀,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(shù)提出副本,上訴于廣東省潮州市中級人民法院。
審 判 長 許 斌
人民陪審員 陳 琪
人民陪審員 陳耀如
二〇一六年三月二十三日
書 記 員 洪燕華
① 掃描左側(cè)二維碼,關注我個人微信
② 關注后,發(fā)送關鍵字“干貨”2個字
③ 我給你發(fā)《勞動合同風險版》.doc
④ 每天找我要以上物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