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文中藍色字體下載后有風險提示)
甲方(買方):
住所:
聯(lián)系電話:
風險提示:
簽訂前對合作對象的審查,有助于在簽訂合同的時候,在供貨及付款條件上采取相應的對策,避免風險的發(fā)生。
注意,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況,保留其營業(yè)執(zhí)照復印件,如果合作方是個人,應詳細記錄其身份證號碼、家庭住址、電話。了解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,同時,當出現(xiàn)糾紛的時候,有利于我方的訴訟和法院的執(zhí)行。
乙方(賣方):
住所:
聯(lián)系電話:
買賣雙方在平等、互利原則上,經充分協(xié)商一致,由買方購進,賣方出售下列貨物,并按下列條款履行:
第一條、買賣標的
1、名稱:
2、品種:
3、規(guī)格:
4、價格:
第二條、質量和數(shù)量的保證
賣方保證商品系全新的且符合合同規(guī)定的規(guī)格和質量的各項指標,質量保證有效期為貨物到目的港后的________個月。
第三條、生產國別和制造廠商
1、生產國:
2、制造廠商:
第四條、包裝
應當能達到防壓壞、防潮的基本要求,或符合甲方提出的其他要求。
第五條、裝運通知
賣方在裝貨結束后應立即用函電將合同號碼、貨物名稱、數(shù)量、發(fā)票價格、毛重、船名和船期通知買方。由于賣方未能及時通知造成買方不能及時買保險,則一切損失均由賣方負責。
第六條、付款條件
風險提示:
應就對賬方式、確認形式,以及付款時間、開具發(fā)票等事項進行約定,以防雙方在實際履行過程產生分歧,甚至訴訟糾紛。
作為供方,應特別注意在銷售合同中對需方貨款支付時間、金額(應明確是否為含稅價)進行明確約定。建議在合同中約定要求需方支付一定金額預付款或定金(不能超過合同總金額的20%),供方才予以發(fā)貨,或者在合同中約定供方收到需方支付的貨款全款后發(fā)貨。
買方在收到賣方關于預計裝船日期及準備裝船的數(shù)量的通知后,應于裝運前_______天通過________銀行開立以賣方為受益人的不可撤消的信用證。該信用證憑即期匯款票及本合同規(guī)定的單據在開證行付款。
第七條、單據
1、各項單據均須使用與本合同相一致的文字,以便買方審核查對。
2、填寫通知目的口岸對外貿易運輸公司的空白抬頭、空白背書的全套已裝船的清潔提單(如本合同為FOB價格條件時,提單應注明“運費到付”或“運費按租船合同辦理”字樣。如本合同為CFR價格條件時,提單應注明“運費已付”字樣)。
3、發(fā)票:注明合同號、嘜頭、載貨船名及信用證號。如果分批裝運,須注明分批號。
4、裝箱單及重量單:注明合同號及嘜頭,并逐件列明毛重、凈重和貨號。
5、制造工廠的品質及數(shù)量、重量證明書。品質證明書內應列入根據合同規(guī)定的標準按貨號進行化學成分、機械性能及其他各種試驗的實際試驗結果。數(shù)量、重量證明書應按貨號列明重量。
6、按本合同規(guī)定的裝運通知電報抄本。
7、按本合同規(guī)定的航行證明書(如本合同為CFR價格條件時,需要此項證明書。如本合同為FOB價格條件時,則不需此項證明書)。
第八條、保險
自裝船起由買方自理,但賣方應按本合同規(guī)定通知買方。如賣方未能按此辦理,買方因而遭受的一切損失全由賣方負擔。
第九條、檢驗和索賠
風險提示:
應對送貨、簽收、驗收事項進行約定,特別是在發(fā)貨人或收貨人為一方當事人指定的第三人時,一定注意留存發(fā)貨單、簽收單等交易憑證并備注,以防另一方在結算、支付貨款、發(fā)生質量問題時不承認存在前述交易。
為保障供方的合理利益,一般應在銷售合同中對需方進行產品檢驗的時間進行限制規(guī)定,即在限定時間內如需方未提出質量問題,則視為檢驗合格。同時,在機械設備的銷售中,同時建議約定需方在質量檢驗(驗收)合格之前,不得使用產品,否則,視為驗收合格,供方對此后的質量問題不再承擔責任。
貨卸目的口岸,買方有權申請_______國商品檢驗局進行檢驗。如發(fā)現(xiàn)貨物的品質或數(shù)量、重量與合同或發(fā)票不符,除屬于保險公司或船公司的責任外,買方有權在貨卸目的口岸后_______天內,根據_______商品檢驗局出具的證明書向賣方提出索賠,因索賠所發(fā)生的一切費用(包括檢驗費用)均由賣方負擔。FOB價格條件時,買方有權同時索賠短重部分的運費。
第十條、不可抗力
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,使賣方不能在合同規(guī)定期限內交貨或者不能交貨,賣方不負責任。但賣方必須立即以電報通知買方,并以掛號函向買方提出有關政府機關或者商會所出具的證明,以證明事故的存在。由于人力不可抗拒事故致使交貨延期_______個月以上時,買方有權撤消合同,賣方不能取得出口許可證,不得作為不可抗力。
第十一條、延期交貨及罰款
風險提示:
作為供方,應在合同中明確需方延期付款的違約責任,同時還應根據供貨情況對需方貨款的支付進程、期限等進行必要的控制,如發(fā)生需方貨款遲延支付、差額支付等情況,應視情況追究其違約責任,減低風險。
另外,違約金的數(shù)額不應過高亦不宜過低,過高可能會有被仲裁機構或法院變更的風險,過低則不利于約束買受人。因此,建議交由專業(yè)律師協(xié)助處理。
除不可抗拒原因外,如賣方不能如期交貨,買方有權撤銷該部分的合同,或經買方同意在賣方繳納罰款的條件下延